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刘嘉琛:在法律之路上传递善意
编者按
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刘嘉琛,2014年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攻读本科,2015年平级转系至清华大学法学院,同时修经济学双学位,2018年至2021年于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博士(Juris Doctor),2021年至今就职于某国际律所旧金山办公室,从事公司法业务。
落笔之时,距离我正式成为一名律师仅仅6个月,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甚至在起草很多交易文件的时候都是一头雾水。谨以此文,分享我一路思考,一路努力,一路与自己和解的个人经历。You do not have to be a hero to save the world, 不忘初心,做个平平无奇的上班族,也很好。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我决定成为一名律师的原因,第二部分讲述了我努力成为一名律师的经历,第三部分讲述了我希望自己今后能成为什么样的律师。
勇于寻找适合自己的,且自己热爱的事
有的人非常幸运,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热爱的事情,有的人(比如我)可能需要排除法,通过多次尝试一一排除掉自己不想要的,最后认定自己想要的。
对我而言,最初从化学系转系到法学院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从初三第一次上化学课,我就喜欢上了这门学科,高中学习化学竞赛是我最快乐的时光之一。时至今日,我依旧热爱化学,但是只有热爱是不够的。
大一的我满怀憧憬的进入化学系,但很快就遭受了多方面的“打击”。首先就是来自同龄人的压力(peer pressure),这一点想必大家都深有体会吧:能进入清华的都是各省市精英中的精英,化学系更是有很多金牌/集训队大神,我认认真真复习微积分考试却只拿了7、80分,大神们轻轻松松就考了满分。如果只是来自同龄人的挫败感也就罢了,毕竟在选择来到清华的时候,就预料到了院子里这种无处不在“挫败感”,校训的前半句“自强不息”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挫败感”!更令我感到迷茫的是真实的科研生活跟我之前学习化学知识的体验差距非常大。我热爱学习理论化学,但是当我发现科研需要阅读海量文献、泡在实验室时,我羞愧的胆怯了,我没有信心我的热爱能够支撑我将科研作为毕生的事业。最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更向往从事跟人打交道的职业,而且我对法律一直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决心转系到法学院。
刚转到法学院时,我也并没有立刻确定自己真的想成为一名律师,当时的我仅仅只是觉得自己适合也喜欢跟人打交道。在确定成为一名律师之前,我其实做了很多跟法律“关系不大”的尝试:大一我做过网课教师,担任支队长筹备了一次社会实践;大二我接触了创业,去了深圳一家初创公司实习,后来跟几位同学开展了一个创业项目;大三我去澳洲交换了半年,还去了新疆的法院实习;大四我先后在一家法律科技公司和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实习;一直到本科毕业前一个月,我才第一次到一家律所实习,并一直实习到美国法学院开学。
在这一次次看似毫不相干的尝试中,我更清晰的认识到了自己长处和激情所在:我喜欢跟人打交道;我喜欢通过研究和思考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我喜欢跟初创公司一起工作;我喜欢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在律所我有机会接触到各行各业的客户,可以快速积累实践经验……最终,我在大四那年的9月份确定了自己想要申请美国法学院,正式踏出成为一名律师的第一步。
离开清华之前与好友合影
离开清华之后,我后知后觉的发现清华是一个多么好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探索可能性。如果有机会重新念一次本科,我将选择降级转系而不是平级转系。当时转系的我,出于担心“落后”同龄人的心态,选择了平级转系。除去交换的半年,我在法学院实打实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年半,很多课都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比如张明楷老师的刑法),很多有意思的课都没有来得及选(比如鲁楠老师的比较法)。如果能在清华多待一年,将会是多么宝贵的体验啊。请大家不要因为担心“浪费时间”而拒绝探索人生的不同面,如同在国外Gap Year这个概念很流行一样,如果能用一两年的时间找到自己真正热爱、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是非常值得的!
至暗时刻,请保持战斗至最后一刻的信念
成为律师的道路不仅不顺利,而且非常崎岖。在西北大学法学院三年的时光,80%的时间都在学习和找工作(剩下20%的时间用于吃饭和睡觉哈哈)。因为念书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图书馆,以至于去年感恩节我回到芝加哥,抱着游客心态游览“哥谭市”,发现自己竟然对待了两年多的城市有着浓厚的陌生感。
疫情前最后一次旅游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的法学院生活在2020年迎来了“至暗时刻”。按照往年经验,一般情况下,美国法学院二年级的暑期实习结束后基本就会确定毕业去向,如果没有,最迟三年级秋季学期也会定下来。而受疫情影响,二年级暑期实习结束后我并没有拿到留用机会(return offer)。不知道疫情何时结束,不知道能否找到工作,怀着这样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开始了在国内上网课的三年级生活。
跨时差上课是非常痛苦的,而对于我这种毕业去向还没有确定的人来说,就更加痛苦——一方面要认真学习提高成绩,另一方面又要不停投简历找工作。受疫情和中美关系等多方面的影响,一直到2020年11月份美国大选结束之前,我几乎没有拿到面试机会。此时我已经开始有点失去信心,每天都在质疑自己,我真的能找到工作吗?这种自我质疑,想必很多毕业季的同学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吧。能不能找到工作,没有人能就这个问题给出答案,家人和朋友给的只能是鼓励和安慰。当时摆在我面前的无非就是两个选择,要么放弃目标,选择更简单稳妥的职业道路;要么继续坚持,为目标战斗至最后一刻,即便最后很可能一无所获。那段时间,一个清华人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觉醒了。清华人怎么可能选择摆烂躺平嘛?如果从一开始就认输的话,以后想起来肯定会后悔的!
即使明知必输无疑,也要有勇气接受挑战。带着这种信念,我开始广发邮件(mass mail)。一百多家美国律所,我按照字母顺序,给每一家律所的招聘人员一封封发求职信。发完邮件之后,如果没有收到面试邀请,而是收到拒信或者没有回复(99%的情况),隔段时间我会再发一封跟进邮件(follow-up email)询问律所的招聘计划有没有变动。那段时间我感觉我就像是一个推销员,不停的往各个律所的招聘邮箱里塞“小传单”,拼命想把自己推销出去。我清楚的记得大年三十的晚上,阖家团圆吃年夜饭的时候,我正身着正装坐在电脑前参加面试。
与此同时,我也在不断调整求职方向。求职的过程让我更了解自己。我最初的想法是要有一份工作就行,后来发现还是要结合自身优势。比如我之前在科技公司和投资机构都实习过,本身也有经济学背景,因此在从事公司法和服务科技公司客户方面更有优势。又因为我来自中国,那些中国业务多的律所更可能会雇佣我。结合以上两点,我一直坚持投简历到4月份才终于拿到现在所在律所的offer,此时距离毕业只有一个月了。
拒信不代表你不够优秀,只是不适合。找工作的这段时间,我收到的拒信数不胜数。面对一封封拒信,人的自信心会逐渐降低,抑郁情绪会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就选择放弃了。但找工作就像相亲一样,没能走到一起不代表某一方不够优秀,更可能是不够合适。知己知彼,方能寻得最合适的机会。
厚德载物
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在清华求学期间,我感受到的更多是校训的前半句“自强不息”;离开清华之后,我对校训后半句“厚德载物”有了更深的体会。在我成为律师的过程中,很多人给予了我帮助;作为一名法律行业从业者,我最大的成就感/幸福感也来自于帮助他人。
初到湾区
我有幸遇到很多善良的人。能够实现我做律师的追求,运气成分(他人的帮助)是大于个人天分的。一路走来并不容易,美院停车场、文图、老馆和北馆的女厕所都曾有我的泪水,但这一路也一直有支持陪伴和帮助我的人。大四申请美国法学院的时候,我的申请递交的比较晚,很多法学院都快招满人了,我一直没有收到录取信。我的班主任高丝敏老师主动过问我的申请情况,指出我的申请文书中存在的问题并帮我修改;我的导师沈朝晖老师帮助我寻找律所实习,这样即便我没有收到录取也能有一份工作,不会“毕业即失业”;高西庆老师和梁翠宁老师还亲笔帮我给法学院写推荐信;此外,我的同学们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他们不是我申请中的“竞争对手”,而是我的“好战友”:他们有的人帮我修改文书,有的人督促我及时提交申请资料,有的人在我收到拒信后不断鼓励我,其中一位在我收到录取后马上发了朋友圈,感觉比她自己被录取还高兴。我在美国法学院读书期间,一年级的时候学业和交际(networking)都不适应,很多学长学姐分享他们的笔记给我;好几位教授帮我一字一句的复盘答卷指出我的问题,其中一位教授还介绍我认识律所合伙人;我遇到的清华校友也都非常热心,积极向我分享求职经验。我感恩所有的支持和帮助,也希望能将这些善意传递下去。
身为一名法律人,帮助他人带给我莫大的成就感。美国法学院一年级寻找暑假实习的时候,我拿到了两家芝加哥本地律所的实习offer,一家是侵权诉讼律所,另一家是做投融资业务的非诉律所。非诉律所的投融资业务与我自身经历更符合,也有助于我之后从事公司法业务。但是侵权诉讼律所的合伙人跟我说他们正在代理“章莹颖案”的民事诉讼,非常希望能有一位懂中文的实习生,听到这里,我马上当场答应了这份实习。其实正常暑期实习的时间只有8-10周,但是我在这家律所整整实习了四个多月(从一年级春季学期结束一直待到二年级秋季开学),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段经历。虽然我现在没有从事诉讼业务,但是能够参与到这起案件,切实为同胞提供帮助,让我觉得来美国念法学院是我做过最正确的选择之一。
身为一名清华人,帮助他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经历过高考这座独木桥进入清华的我们,必然是万里挑一的。我时刻告诫自己,可以为自己谋前途,谋发展,但不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如同那句电影台词,“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越是拥有的更多,就越是要帮助有需要的人。“清华”这个标签的背后,是来自他人的更高的期望,是成为社会良心的责任。
更多精彩
徐佳倩:从麦肯锡到bilibili,一个非典型理科生的文娱业之路